设为首页|网站地图|投诉与建议

通知公告

2025年02月04日   星期四

智库热点

2020年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热点 > 2020年

2020峰火文创大会聚焦IP与数字文化产业发展

作者:华夏博源   时间:2021-05-27   人气:1034次

2020年12月22日下午,峰火文创大会(2020)“IP与数字文化产业”主题闭幕论坛在北大博雅国际酒店大学堂举办。本次大会由北京大学陈少峰教授发起、北京峰火文创集团主办。主题论坛特邀北京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周庆山,中经博雅财经研究院执行院长何毅,峰火文创学院执行院长黄向军,《文化产业评论》主编朱嘉,北京大学教授、峰火文创学院院长陈少峰做嘉宾演讲,共同探究IP开发与转化的新模式、新业态、新体系。

周庆山:数字文化产业的转型策略

周庆山从宏观角度分析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他认为,数字文化主要归纳为多方面的转型:数字应用技术转型,数字文化内容转型,数字文化消费转型,数字文化渠道转型,数字文化企业商业模式转型,数字文化产业治理机制转型。他认为,互动式和沉浸式消费:从“重内容”向“重体验”转变。


何毅:数字经济时代的文化产业资产管理

何毅从经济和金融的维度看数字经济时代的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资产管理商业逻辑是,资产价值增长,资产收益最优。他认为,文化产业的基础资产可以通过品牌资产、数据资产和权证资产进行价值变现。品牌资产要转化成IP,形成它的传播力,通过品牌传播的平台或者通过商业运作形成资产的价值变现。数据资产,需要进行大量的资源资产的数据化转换,转换成数据资产之后,通过数据资产的变现平台或者变现模式获得资产变现。黄向军:企业IP营销的微电影创新

黄向军从企业IP营销切入,谈微电影创新。在短视频的内容质量上,他提出两个方向。一个是短视频往电影靠,一个是微电影往短视频靠,希望把艺术的感染力和产品IP各个方面结合。

朱嘉:关于文化经济政策评估及高质量发展建议分享

朱嘉以前瞻性的思考,宏观阐述了中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全貌。朱嘉认为,未来“十四五”会出台很多微观的数字文化产业政策,比如数字文化产业中提到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方向,区块链文化产业的具体政策,比如智能制造的文化产业具体政策。文化、科技和金融是三元驱动力,金融服务的大数据,构成文化企业的大数据,文化企业可以通过区块链解决征信体系问题。

未来数字文化产业将体现在十个方面,社交,数字文化产业内不同领域有分化,内容碎片化、分众化,更加数据驱动,大数据掌控渠道和内容,内容生产形态百花齐放,技术助力内容生产,创意者经济成为常态,推进发展演出线上直播,扶持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商业+互联网和科技,借势流量渠道传播文化价值,真人化的虚拟偶像。

陈少峰:IP+网红文创电商

陈少峰认为,未来用科技手段做文化产业,趋势将更加凸显。他概括讲述IP的创意产业链,包含七个方面:一是,IP+网红电商(同步);二是,与真人网红提前签约;三是,虚拟网红;四是,动画、潮玩与虚拟网红;五是,目前形象IP的问题(形象设计者相互之间的影响超过正常的范围:虚拟形象的名称);六是,故事设计、形象设计和产品设计的结合(珠宝类);七是,新型IP:如何与网络文学作者合作。陈少峰认为,判断IP有没有成功,要看IP自带多少数量的粉丝,其次,网红+衍生品是同步的,而不是“塑造网红”再来带货。

数字科技赋能文化经济发展,文创的开发与应用朝数字化、科技化、智能化,伴随“经济文化化”和“经济技术化”这两大基本趋势,将有更多的新兴模式脱颖而出,中国文化产业将迎来焕然一新的发展蓝图,把握新起点,扬帆再起航。

本次大会由北京峰火文创中心、留筠馆(澳洲 新加坡 中国)、惠州读者文化园、起源地文化传播中心共同主办,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浙江工商大学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研究院为支持单位。

声明:本文系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

下一篇:博雅财经 智库 2020第二届中国金融创新与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成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