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构建金融生态系统的条件和体系架构
2014年12月11日,第九届北京文博会开幕当天的一项重要议程,是北京银行与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的文化金融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北京银行将在未来3年内为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等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集聚区内的重点项目建设及文化创意企业提供200亿元意向性授信,在资金投放规模上保持区域内同业的领先地位。
当天,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还联手中国人保财险北京市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意向协议,面向驻区内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保险服务。自2010年12月,文化部和保监会共同授予人保财险作为文化产业保险试点单位以来,人保财险前期已经为艺术品、演艺会展、动漫、影视以及文化旅游等多个文化行业提供保险保障支持。据了解,人保财险还将针对文化行业陆续推出专属保险产品,进一步帮助文化创意企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资金运行效率。
目前,越来越多的文化产业园区已经意识到建设文化金融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北京大学文化产业金融课程负责人何毅表示,目前大部分文创园区内的企业,主要以中小型规模为主,并且大多数文创企业的资产结构偏重于“轻资产”类型,现有传统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与资金配置模式往往无法与文创园区金融服务需求对接。因此,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导致以银行业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经营模式对园区企业的支持力度有限,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结构不平衡问题突出。
相关调查显示,当前大部分园区的招商引资及建设工作仍采取园区管委会、招商部门主导,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参与的模式,而金融投资机构以及相关金融中介机构很少纳入园区招商引资范围。没有配套的园区金融体系支持,势必严重影响文创园区整体营商环境和投融资服务的效率。
何毅建议,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生态系统,在文创园区的建设规划阶段就应把园区金融规划纳入整体规划中,构建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针对产业金融本身特点制定园区的金融管理办法;完善园区金融综合服务区规划;制定园区金融优惠政策;构建多样化银企沟通平台。
在银行及金融机构方面,出现了积极创新、入驻园区的热潮。大银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陈冰说:“现在我们和130多个文化产业园区的优秀企业合作,前端为企业服务,后端构建生态金融体系。我们还开发出信用评级研究中心,通过信用来实现企业和金融之间的内在关联,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企业未来的金融支撑点。”
声明:本文系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